当前位置:轻小说の>书库>都市青春>烟云过眼> 第147章 哈青岛啤酒

第147章 哈青岛啤酒

  奥胡斯的建筑,极具田园风光,楼房设计新颖。

  据Lars所述,Berit的居所,是一座壮观的大别墅,规模甚巨,好似一座微缩的宫廷建筑,静静伫立于葱茏林木之间,气派不凡。

  此刻,别墅前,一扇雕花大门缓缓开启,Berit与一位举止优雅的管家并肩而立,他们的笑容温暖而真挚,让人心生亲近。

  之前,叶嘉言特意换上了周懿行缝制的海派旗袍,那旗袍剪裁得体,把她圆润饱满的身材衬得玲珑有致。

  Berit的目光落在叶嘉言身上,瞬间亮了起来,由衷赞叹道:“You are so beautiful that it makes people's hearts flutter.”(你真是美得让人心动。)

  叶嘉言和Berit碰了碰脸颊,夸她年轻又精干。

  寒暄之后,Berit领着叶嘉言入内,一边说起她丈夫。

  “Although my husband has passed away, his spirit still permeates every corner of the villa.”(我丈夫虽已离世,但他的精神仍弥漫在别墅的每一个角落。)

  Berit坦言,这三年来,她没有别的乐趣,只知道赚钱养孩子,要把丈夫原有的产业继续壮大。

  提及竞争公司的破产,Berit的唇角勾起一抹淡笑:“We don't have any personal grudges, it's just fair petition.By the way, let's have a drink first.”(我们没什么私仇,不过是正当竞争而已。对了,我们先喝点酒。)

  喝过本地的精酿啤酒,Berit问叶嘉言,比之青岛啤酒如何?

  叶嘉言坦言,她并不爱喝啤酒,但她父亲爱喝。

  她想了想,又纠正道:“No, we don't say'drink', we say'ha'.”(不对,我们不说‘喝’,我们说‘哈’。)

  “ha?”Berit兴致盎然。

  叶嘉言笑起来,指着餐桌上精致的啤酒杯,说青岛人不仅爱“哈啤酒”,而且还喜欢用塑料袋装啤酒。

  夏日的记忆,于她而言,是一抹清新的愉悦。

  那时,她还年幼,每当炎夏袭来,父亲总会前往街角的小店,带回一袋袋用透明塑料袋精心装着的散装啤酒,那袋子好似盛满整个夏天的清凉惬意。

  她自然是对啤酒好奇的。

  趁着大人不注意,她悄悄伸出了小手,指尖轻触那冰凉泛着泡沫的茶黄色液体。

  而后,放进嘴里品咂。

  这一品咂,脑子里便有些微醺。

  院子里阳光正好,微风吹拂,在酒精的作用下,她便醺醺然地哼起小曲儿,在种满月季的小院里翩翩起舞,步伐踉跄又漫溢童趣。

  父亲闻声赶来,见她自得其乐,笑得比月季还灿烂。

  后来,酒醒后,叶嘉言又羞又臊,红着脸给父亲说,以后再不喝酒了。

  父亲便给她说,啤酒本是好东西,问题只在于,她年龄太小了。

  她便问,为什么说这是好东西?用口袋装的能是好东西吗?

  父亲便很认真地回复:“当然。在以前,青岛人也很难随时哈到青岛啤酒。”

  上世纪七十年代,物资还不算丰裕。

  青岛市民们,仅在国庆、春节两大佳节之时,才能凭借珍贵的副食品证,换得每户限量五瓶的瓶装青岛啤酒。

  与此同时,那些散装啤酒,却没有这种限制,因此,散装啤酒可相对自由地流淌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。

  于是,一种别开生面的饮酒风尚悄然兴起——人们手捧大粗白碗,或是举起改装的罐头瓶,直接在街头巷尾畅饮。

  时光流转至八十年代初,青岛的街头又添新景。人们把酒带回家的“神器”,多是那平日里用来烧水的燎壶(1),或是保温用的暖瓶。

  “谁曾想,这些日常用品摇身一变,就成了搬运啤酒的便捷工具。”叶建国乐呵呵的,“再后来啊,‘啤酒装塑料袋’的奇景,就跟着夏天的风似的,吹遍了青岛的大街小巷,成了青岛的文化标签、城市符号……”

  听完父亲的讲述,叶嘉言虽不敢尝酒,却在那周的语文周记里写:青岛的文化标签、城市符号,便是“啤酒装塑料袋”。每位初来乍到的旅人,在漫步青岛时,都能亲身感受到这份别样的乐趣。塑料袋里晃动的金黄液体,仿佛在低语,讲述着青岛人对啤酒不解的情缘,以及那个时代独有的生活哲学……

  (1)青岛话,意为“水壶”。

  喜欢烟云过眼请大家收藏:(www.csw888.com)烟云过眼(丝袜小说网)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

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