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 凯旋而归
4月1日。
徐州城下热闹非凡。
百姓张灯结彩,载歌载舞,场面比过年还要热闹。
常凯申亲临徐州,发表战后演讲。
“此台儿庄一战,扬我中华之军威!振我国民之精神.”
大礼堂内。
王奉坐在第二排,听着台上的奉化口音,像模像样的鼓掌。
常凯申说的都是些场面话,毫无半点营养,听个乐呵得了。
有这时间,还不如去训练场上盯着士兵打靶。
赵方远坐在身侧:“长官,前几日来的那批学生,已经护送到后方了。”
王奉:“钱财呢?”
赵方远:“预留了下个月的军饷,其余的也跟着送了过去。”
王奉点点头:“给宋文杰发电,对学生的岗位安排问题上点心,争取做到人尽其才。”
数百名学生支援工业建设,直接解了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。
下一步,王奉打算筹办一所大学,培养尖端技术人才,为以后做打算。
赵方远:“长官还有一件事,军校一期学生临近毕业,宋文杰发来电报,想要请您回去致词呢!”
王奉皱眉,心中计算起时间。
眼下徐州之围刚解,日军十三个师团,共计三十余万兵力立马围了上来。
三十万人!
日军在淞沪会战中,也只投入了九个师团,二十二万人。
虽然有舰炮和海军航空兵的支援。
但眼下围攻徐州的日军部队,也包含了数个重炮旅团,陆航的实力也不差。
更糟糕的是,常凯申被接连三场大胜冲昏了头,不停的调兵遣将,企图在徐州和日军进行大决战。
好巧不巧,日本方面也是这么想的。
目前第五战区,云集了五十个师,七十余万兵力。
几乎掏空了全部家底。
看上去很强,但实际战斗力低的可怜。
若是全部折损在第五战区,后续的武汉会战,就只能拉民兵部队上战场了。
当前这个紧要关头,自己根本抽不开身,更别提返回长治,参加毕业生典礼了。
王奉:“一期学生毕业之后,全部拉到徐州来。”
“战场上的炮火,才是庆祝毕业最好的礼炮!”
赵方远应了一声:“明白!”
演讲台上,常凯申侃侃而谈了一个多小时,又把话筒递给了李宗仁。
小事开大会,大事开小会。
美其名曰“战后总结”,说到底就是唱唱赞歌,鼓鼓掌,一场彻头彻尾的“个人表演秀”。
王奉打了个哈欠,回头望向大门。
真没劲,干脆偷偷溜走算了。
脑海中的念头一闪而过,随后被直接掐灭。
自己现在好歹也算个有头有脸的高级军官,这么“重要”的场合,怎么可能说走就走。
军事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下午。
结束后,王奉拖着疲惫之躯,缓步走出会场。
赵方远护在身侧,扭头看向四周:“长官,同僚们好像都在谈论接下来的战事。”
王奉理了理军服:“打与不打,都要看委员长的意思,私下里谈论,又不能左右大局。”
愿意继续留在第五战区作战的,都是新调来的部队军官。
想想也能理解。
千里迢迢赶到徐州,总不能一枪不发,就灰溜溜的撤走了。
赵方远挠了挠头:“长官,一会儿还有庆功晚宴,咱们现在是回军营,还是暂时待在城里?”
王奉皱眉:“庆功晚宴?”
“你去打声招呼,就说我偶染风寒,身体抱恙,改日登门拜访李长官。”
“走,回军营!”
正值多事之秋,勉强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出席军事会议,要是再参加晚宴,军中事务就没人处理了。
“对了,延长油田的事,商榷的怎么样了?”
赵方远:“上午宋文杰来电,基本框架已经敲定好了,就剩些细节还有待完善。”
王奉坐上吉普车,放下窗户:“我要尽快看到最终会谈的结果!”
赵方远敬了个礼:“是!”
——————
4月4日。
一份密封的文件摆在桌案上。
王奉抿了口热茶:“这次送来了多少武器装备?”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