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赫尔少尉有些疑惑的问道:“为什么弗莱德先生,你会这么说,战争可是要死人的,很多帝国民众巴不得能够远离战争呢?”
弗莱德笑道:“其实,也没有太多原因,毕竟战争虽然残酷,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,而且我的年龄也比较大了,所以也更想拼一把。”
战争中底层士兵能够捞油水的机会不少,尤其是出国作战的情况下,而弗莱德就曾经是其中的一员,只要能活着回来,基本上身家能够涨不少。
达尔马提亚王国可不像东非,这里作为奥匈帝国的偏远山区,经济情况实际上并不算很理想,尤其是近些年人口增长,以及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原因。
所以,达尔马提亚王国已经成为了奥匈帝国主要的人口外流区域之一,为了谋生,很多达尔马提亚人会选择到奥地利,斯洛文尼亚等奥匈帝国经济相对发达地方打工。
而与之相比,军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这几年达尔马提亚士兵在奥匈帝国军队内部的发展就相对不错。
赫尔少尉大概也了解了弗莱德心理想法,他略带赞赏的说道:“果然达尔马提亚不愧是帝国最好的兵源地,如果帝国其他各族民众,能够有你们这种觉悟,帝国也不至于陷入如今的困境。”
赫尔少尉是正儿八经的奥地利人,甚至是一位家道中落的贵族。
而作为奥地利人,他们和德国人有着极大的不同,那就是对混血德意志人的看法。
毕竟德国完全以德意志人为主体,而奥匈帝国却是多民族国家。
而生活在多民族国家里的奥地利人,他们在和其他群体接触的时候,会比德国人要包容的多,毕竟再不满,也生活在一个屋檐下。
相对于匈牙利,克罗地亚,塞尔维亚等彻头彻尾的异族,混血德意志人在奥地利人看来,反而算是“自己人”。
所以,绝大多数奥地利人对帝国境内的混血德意志抱有好感,而德国人恰好相反,在德国绝大多数人眼里,混血德意志属于“血脉不纯正”的存在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奥地利人都能接纳这种混血德意志人,尤其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,但这种极端民族主义在奥地利极其稀有,还有一部分跑到了德国。
同理,这种以血统为区分依据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,大多也不待见东非。
弗莱德对赫尔少尉说道:“赫尔少尉,多谢你的理解,当然,就我个人来说,更多的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,军队就很不错,可惜世界大战后,我们就被军队裁员了。”
“当初,在军队,不仅能吃饱喝足,还能向家里汇款,离开军队后,这几年我主要在家务农,但是这几年经济情况不是太好,所以,反而军队更适合我这种人。”
对于帝国糟糕的经济情况,赫尔少尉也有自己的想法,他说道:“事实上,在世界大国里,帝国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比较缓慢。”
“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在于帝国分裂的局面,因为这种事实上的分裂局面,导致整个帝国的工业无法有效整合,所以,在国际竞争中,帝国实际上处于劣势。”
“如果,帝国其他地区,能和达尔马提亚一样彻底实现德意志化,经济情况说不定会大幅度好转。”
“别的不说,就以我们军队而言,一个国家的军队,居然存在着数种语言,还有很多的方言。”
“这就极大的阻碍了帝国军队的发展,如果不是这样,或许在世界大战中,帝国军队就能取得更大的战果。”
奥匈帝国才是真正的邦联国家,甚至出现了两个政治中心的,也就是维也纳和布达佩斯共存的情况。
这也使得奥匈帝国无法将本国的资源和产业,统合起来,无端的形成了内耗和浪费。
而在经济层面上的反馈就是,奥匈帝国在国际竞争中,逐渐跟不上其他大国的脚步。
对于赫尔的想法,弗莱德并不能太深入理解,毕竟他仅仅接受过最基础的小学义务教育,而达尔马提亚的义务教育,除了推广德语比较积极以外,真正能学到的东西并不多。
所以,在简单和弗莱德聊了几句后,赫尔少尉又忙起了自己的工作。
而在普洛切的征兵工作很顺利,仅仅不到半个月,指标就已经全部完成。
而这些仓促征集来的士兵,在简单的训练后,就被奥匈帝国急匆匆的调往其他地方。
因为很多士兵本身参加过一战的原因,所以也不用太担心战斗力的问题,更何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前往一些动荡地区维稳,而不是到匈牙利前线平叛。
普洛切市的士兵,在征召完毕,就势通过铁路,送到莫斯塔尔进行混编,随后前往波斯尼亚地区,尤其是重点提防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王国的边境地带。
不过,塞尔维亚王国显然这个时间段,也没有趁火打劫奥匈帝国的想法,因为塞尔维亚也爆发了工党事变。
作为一战的失败者,塞尔维亚的情况可以说相当糟糕,不仅割地赔款,并且经济一直都没有缓过来。
而且,在一战前,塞尔维亚就是俄国的重要盟友,所以,苏联成立后,同样十分重视塞尔维亚。
在匈牙利事件发生的同时期,塞尔维亚工党,也开启了他们推翻塞尔维亚王国的行动。
而且,相较于奥匈帝国,塞尔维亚工党成功的概率很大,因为塞尔维亚王国早就人心尽失。
在此前,塞尔维亚就发生过多次动荡,塞尔维亚王国政府可以说一直都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。
所以,这次工党在塞尔维亚成功的概率很大,而且和匈牙利不同,苏联直接表达了对塞尔维亚工党的支持。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