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-190

一样,我想他们会等田季安自己上书,看看他想要什么。”

  “这就是了。”雁来耸了耸肩,“一直以来我的态度太好了,可能让朝中的官员产生了误解,以为我真的很好说话。所以不会对别的藩镇用的手段,对我就可以用。”

  这又何尝不是一种“君子可欺之以方”呢?

  郝主任听到这话,不由有些汗颜。

  这话说的是大唐朝廷,又何尝不是在点她?一直以来,她们其实也都在试探雁来的底线。

  但这其实也是她对她们的试探。

  好在她们虽然也有自己的考量和打算,但从头到尾做的决策都是以雁来的利益为先,不像大唐这边,看她好说话就想占便宜。

  其实现实里也不是没有持这种论调,甚至想法更加激进的人,只不过最后是她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。

  这么一想,郝主任就又坦然了。

  雁来跟玩家一样,不喜欢太多的弯弯绕绕,更喜欢坦荡磊落的人,这是好事。不需要猜来猜去,只要不去触碰她的底线,大家就能继续愉快相处。

  “适当地崭露锋芒也好。”心情一平静,她的智商也回来了,又道,“这事可不只是朝廷在意,天下人也都在看着,总要把态度亮出来,让他们分清楚大小王。”

  现在很多事当然都可以含糊着,但总有需要表态的那一天。

  “那就这样答复他们。”雁来说着起身道,“走吧。”

  对她来说,这只是个小小的插曲,不会影响她接下来的行程——之前开复活点的时候,就说过要去拜访大唐的文豪们,结果幽州那边突生变故,只能暂时搁置。现在回到洛阳,雁来就打算先把这事办了。

  再拖下去就不礼貌了。

  “对了,还有一件事。”郝主任跟上来说,“元稹的妻子病了,请了我们的大夫过去看,情况不太好。”

  雁来脚步一顿,又继续向前,论坛好像确实说过,元稹的妻子韦丛就是今年去世的。

  她一边走,一边打开论坛,搜到了那个帖子。

  七月初九……等等,今天是哪天来着?雁来看了一眼页面上显示的七月十三,不由得陷入沉思。

  拖过了原本的死期,姑且算是好消息吧。

  “那我们也过去看看。”雁来说着微微一顿。

  孟郊家有老人要去看看,白居易家有孕妇要去看看,元稹家有病人也得去看看,难道还能单剩下一个韩愈吗?

  还好还好,大唐的才子虽多,但是能在后世家喻户晓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,要不然雁来光是雨露均沾、一视同仁,就要花光所有的时间。

  难怪李世民和李隆基都喜欢办宴会,把所有人都请到一起,就不存在厚此薄彼了。

  很快就到了立德坊,这里进出的玩家看到她,顿时又惊又喜,纷纷围拢上来。

  对普通玩家来说,能看到雁来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。难得在外面刷新,当然要赶紧打卡。

  动静这么大,主人家很快就赢了出来,雁来这才发现,韩愈居然也在这里。

  呃……也不能说是居然,因为韩愈和孟郊的关系真的很好。

  韩愈对孟郊十分推崇,甚至曾将自己和孟郊比作杜甫和李白,说一直遗憾李杜交情虽好,却不能长期相从,于是写下了“吾愿身为云,东野变为龙,四方上下逐东野”这样的句子。

  用清代赵翼的话来说,“趋尚相同,才力又相等,一旦相遇,遂不觉胶之投漆,相得无间,宜其倾倒之至也。”

  所以他闲着没事主动来拜访孟郊才是正常的。

  雁来打量两人时,两人也在打量她。

  到了现在,已经很少有人在见到雁来的第一眼,注意到的是她的年龄了。她虽然年轻,但并不会让人生出轻视之心,反而有种独属于年轻人的锐气,顾盼之间,风采卓然。

  但那双淡蓝色的眸子看过来的时候,又像是含着笑意,只让人觉得温柔可亲。

  在两人上前见礼的同时,她也朝这边躬身,“见过两位先生。”

  教科书上的人活生生站在了自己面前,这或许是穿越到这个大唐世界最值得安慰的一点,好像见到了素未谋面、却又心心相印的老朋友,充满了奇妙感。

  寒暄几句,雁来被迎进门,去拜见了裴老夫人,陪着说了一会儿话,她就主动告辞了。

  她在这里,其他人似乎都有些无措,又没有别的话题可说,只能一再地表示谢意和感恩,而雁来实在不擅长应付这种场景,也不喜欢听这种话。

  但听她说要去探望韦丛,韩愈和孟郊便表示想要同往。

  虽然在文坛上,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的理念截然不同,甚至一度有过一些矛盾和争论,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。

  而且这个阶段也并不长,在韩愈和白居易先后经历贬官、再次回朝后,他们的性情和文笔都变得平和了。白居易不再裨补时阙,而是开始写《竹枝词》。韩愈也不再力抗佛老,能写出“曲江水满花千树,有底忙时不肯来”这样的小词,彼此之间的往来酬唱也随之变多。

  至于当下,他们的关系虽然不亲近,但也没什么矛盾,历史上韦丛去世之后,墓志铭还是韩愈写的。

  如今因为白居易和韩愈一起贬官的缘故,关系反而更亲近了一些。

  所以他们要去探病,雁来也没什么意见。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