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,自然拜见司马越。时司马越甫得徐州,乃欲以司马睿出镇下邳,为督徐州诸军事。
时八王纷争,中原大乱,王导闻朝廷将授琅琊王督徐州诸军事,使出镇下邳,便向司马睿进言,道洛都与中原皆不可安居,惟东南宁静,可求为安东将军,兼督徐扬二州诸军事,出镇广陵,以避中原之乱。
司马越时以司空秉政。司马睿道:“司空方欲以我为督徐州,出镇下邳,忽请为兼督徐扬二州,出镇广陵,如何说法?”
王导道:“殿下请易地出镇,自须其由,我已为大王筹思之。可以徐州新定,下邳荒残,不足以镇安一州为言。若出镇广陵,兼督徐扬二州,则不但有广陵之富源,广陵之兵,亦可震慑徐州地面。”
司马睿乃向司马越呈文,以王导所教说辞,复加以自身暗昧之谦词,及司马越所了解的——他司马睿并无军事才,恐负所托,请为兼督徐扬二州,而出镇广陵。以司马睿为督徐州诸军事,出镇下邳,本以徐州新得,地方不靖,司马睿所言下邳荒残,不足以镇安一方,实为有理。司马越本为培植党羽,控制州郡,司马睿确无统御才,为其所知,遂另选将为督徐州诸军事,出镇下邳,而以司马睿为安东将军,督扬州诸军事,出镇广陵。
于是司马睿便偕王导至广陵,避开了中原的战乱纷争。后以庐江人陈敏造乱,攻略建业,王导以为可乘机以平乱为由,移镇江南,以图长远,实际便是怂恿司马睿做孙权称帝江东了。司马睿岂有不从,乃上表请移镇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陈敏本是晋武帝时洛阳朝中仓部令史,一名小吏。时马隆以殿中督,即宫廷仪卫队主毛遂自荐,主动请缨,经选募,新编练一支虽仅三千人,却媲美战国魏武卒、齐技击、秦锐士的精锐步兵,以步兵与马拉战车结合之车厢阵,深入反叛的凉州绝地,居然一举击败以其悍勇鲜卑骑兵横行之鲜卑秃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,并杀之,回朝自然受赏,且以微末之资历,长为凉州首郡武威太守!陈敏受到马隆激励,便上书陈述东南粮米有余,可漕运接济缺粮之都城洛阳。朝廷许之。陈敏遂出为合肥度支,复为广陵度支,专管东南漕运之事。
八王乱起,陈敏已有根基,遂率运兵即从事漕运之兵,扯起反旗,渡江攻略建业,欲学孙策做东南之主。王导乃进言琅琊王移镇江南,以图后举。司马睿遂上书请移镇,洛都朝廷许之。于是安东将军、琅琊王司马睿,便与其张良安东将军长史王导,率府吏与扬州兵南渡,移镇至建业。
永嘉五年,并州匈奴破洛阳,晋怀帝被俘,中原大乱,流民蜂拥南下。安东将军府一边利用流民麇集江北,以抵御南下胡骑,一边也允许由中原望族领衔的有组织流民南渡至江东,以增加琅琊王之实力,为将来万一晋愍帝所在之西都长安亦沦陷,可保守江东为晋朝续命。于是,由与琅琊同属徐州之彭城大族刘氏之刘隗领衔的彭城郡流民,被安置于丹徒县。而徐州兰陵郡流民由兰陵大族萧氏领衔,被安置于武进县。二县皆新置,皆在故吴毗陵典农都尉辖地,琅琊王以此二县外加数县,设立毗陵郡。后以东海王司马越有称帝之谋,而其世子名毗,乃避讳改为晋陵郡,专用以安置北来流徙客民。因此郡耕地为官有,且多未开垦之荒野,故可由朝廷分配予流民帅,供北来流徙客民在江东繁衍生息,使之成为同属流徙而来,落脚建康,继长安晋愍帝之后立国江东的东晋朝廷一大支撑。
兰陵萧氏居晋陵武进之后,因家主为流民帅,而萧氏又是中原二流士族门第,故婚姻之际,除大得南渡二流士族如高阳许氏、范阳张氏、谯郡戴氏之流青睐,亦大得江东二流士族如吴兴沈氏,与并非士族的江东单纯武力豪族如长城陈氏青睐,多有联姻,彼此子弟之间,自然多相交游。武进与长城不远,都在太湖之滨,可舟楫往来,萧陈两家既有姻亲,萧顺之与陈喆自幼便相识,长而为好友,交情甚笃。至二人成婚为连襟,自然更进一层。
五
晋元帝晚年,倚重出身徐州大族彭城刘氏的流民帅刘隗,与同样出身中原大族济阴刁氏的刁协,及出身南方大族广陵戴氏的戴渊,与出身徐州第一豪门琅琊王氏、雄踞上游荆州的大将军王敦抗衡。刘隗以为麇集江北广陵、江南京口,及已由朝廷安置于晋陵郡的徐州流徙客民可用,遂进言引用流民帅,以增强朝廷武力。
之前兖州流民帅郗鉴,已让元帝见识了流民帅的实力。郗鉴由元帝授职为徐兖二州刺史,镇守由故吴都建业改名之东晋都城建康的江北门户广陵,胡骑便不敢轻易南下临江。此番所倚重的流民帅刘隗进言,元帝便感慨道,“流民帅若皆如卿,如郗道徽,乃儒学世家志节高尚之士,则岂止可用,直可倚为国之长城也!”
郗道徽即郗鉴,道徽其字,乃高平金乡县人士,汉末司空郗虑曾孙,家世儒学。刘隗以元帝许用流民帅,便梳理了一番他作为徐州大中正所掌握的徐州大族子弟,将包括时年十九之兰陵萧氏家主之子在内的徐州大族流民帅子弟,统统举荐为孝廉。其中有的家世儒学,如刘隗自己的家族彭城刘氏,便举荐其子弟为秀才。秀孝——秀才与孝廉,好比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那时的科举功名,一旦获得,也就有了被朝廷授官的资格。
后来,元帝之孙成帝甫即位时,因执政的帝舅庾亮处置不当,招致历阳内史苏峻反叛。苏峻率军顺流东下,攻入都城建康,迁成帝于石头城,一时控制了朝廷。后苏峻虽被同样顺流东下的荆州刺史陶侃、江州刺史温峤联袂平定,但不曾亲到前线的苏峻同党——鼎鼎大名的豫州刺史祖逖之弟,继其兄为刺史,盘踞淮南寿春的祖约,却闻苏峻败讯而狼狈北渡淮河,臣服于建立后赵国的羯人石勒,留下了苏峻之乱的遗患。后虽包括祖约在内,随军在祖约麾下的全部范阳祖氏族人,皆为石勒屠杀——惟留祖约已故长兄祖纳一子,因其过继为祖逖之子,而石勒敬仰祖逖故也——但在石勒灭祖氏之族前,祖约领其旧部,时时骚扰淮上,甚至劫掠至淮南。
晋廷实力寡弱,不得已乃命在朝为官之徐州大中正,举南渡后居晋陵武进之兰陵萧氏家主族子萧整为孝廉,随即授职为淮阴令,而不给一兵一卒,用意就是想萧整率家兵部曲,赴晋赵边境为国效力,抵抗后赵与为羯作伥之祖约。萧整时年二十,在家族支持下,率萧氏家兵部曲,自负资粮,自江东晋陵武进县,远赴汉初三杰中因萧氏先祖萧何发迹的韩信当年所居之淮阴,为晋廷守起了边防。晋廷为表彰萧氏,遂于武进县设立南兰陵郡与南兰陵县,以使兰陵萧氏之人与来自兰陵郡之流徙客民,皆能在南兰陵落籍为白籍客户,作为朝廷兵源所出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萧整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