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春耕与疲秦

  灯火通明。

  郑国在整理着各项数据。

  他虽然是带着疲秦计划而来。

  但,郑国心中清楚,秦国朝堂之上,没有庸才。

  秦王与吕不韦也不会只听信自己的一面之词。

  毕竟,他不是老秦人,也不是秦国人,亦不是秦吏。

  而是韩人。

  天然之上,就会让人防备。

  他的河渠文书,必然会遭受秦国水事大才的反复论证。

  所以,他只有拿出真实可行的方案,才能让秦王与吕不韦动心。

  一旦出现差池,必然是客死他乡的下场。

  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从一开始郑国就很认真,亲自奔走在泾水,渭水,以及洛水之上。

  详细的记录着每一项数据。

  看着房舍之中的灯火,李斯目光幽深,许久提笔写了一份书信,送往了咸阳。

  他不善水事,一路上,一言不发。

  但是,每到一处,皆陪同郑国亲往。

  对于当地的实际情况,同样也有记录。

  纵然已是三月,但关中的风,依旧是有些凛冽。

  紧了紧常衣,李斯抬头看向了夜空,他有些不懂韩国与郑国的打算。

  修河渠!

  一旦成功,必然会助长大秦国力。

  作为一个修行帝王术的法家,李斯早已没有了天真,自然清楚,韩王此举必有谋划。

  韩国所谋,只会弱秦,而不是强秦!

  毕竟,韩国才是郑国的母国。

  “先生在想什么?”

  郑国走出大帐,看向了李斯。

  “再想先生!”

  李斯直言不讳,朝着郑国,道:“从见到先生,一直到今日!”

  “先生待人赤诚!”

  “但,斯思来想去,依旧是不解先生来意!”

  闻言,郑国沉默许久,然后朝着李斯,道:“不瞒先生,郑国乃是水工!”

  “此来大秦,只为一展胸中所学!”

  “试想,在这贫瘠的关中,修一座河渠,灌溉田地,活人无数,也不枉郑国一生所学了!”

  说到这里,郑国不欲再这个话题上继续,而是话锋一转,道:“先生,如今泾水各处已经调查结束,是不是应该前往洛水了?”

  “好!”

  李斯与郑国深入洛水两岸调查。

  与此同时,这一年的大秦很是安静,也许是由于正值春耕。

  不适合大规模用兵,征发徭役。

  四月末。

  大秦各地,春耕开始。

  气候转暖,一片祥和。

  官府的指导官吏奔走在各县,各乡,各地农人开始耕田,种粮。

  岷也带着芮,以及青,红,来到了田地之中。

  这个时代的耕种方式,与后世截然不同。

  特别是农具。

  如今大多数还使用着最原始的农具。

  虽然岷也清楚,该如何改良。

  但在这件事上,岷没有多言,他心里清楚,自己是史子。

  自幼在田间长大,但对于农事,一知半解。

  若是提出来,与他的身份,与他的形象不符。

  ........

  也就在这个时候,郑国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咸阳,与李斯一道进入了国府之中。

  “外臣郑国见过相邦!”

  走进政事堂,郑国朝着吕不韦行礼,道:“相邦,此乃河渠文书,以及相应的数据与资料!”

  这个时候,郑国看了一眼李斯,道:“劳烦先生,打开舆图!”

  “好!”

  李斯看了一眼吕不韦,然后将关中舆图打开。

  郑国开口,道:“相邦,此渠,西起泾水,东入洛水!”

  “大致位置在于,咸阳与云阳的中间位置!”

  说话之余,郑国指着舆图上的红线,道:“从泾水到洛水,全长三百余里!”

  “一旦渠成,注填淤之水,溉泽卤之地数万余顷 ,从此以后,关中为沃野,无凶年,秦必富强!”

  说到这里,郑国朝着吕不韦拱手,道:“相邦,可以请大秦水事大才,进行佐证,以验证郑国之言!”

  “好!”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