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轻小说の>书库>历史军事>世子威武> 第11章 注经释文

第11章 注经释文

  林舒的话,如同在平静的湖水中,扔进一块大石头,立即引起轩然大波。

  “你说什么?”

  邬思远气得鼻子都歪了,愤然道:“你说本山长所教授注解释义,驴唇不对马嘴?

  简直荒唐可笑。

  你小子在书院十年,到现在连《四书五经》都背不下来,上次院内考试,你被吓晕,交了白卷。

  如今还责怪本山长所教授不对。

  到底是谁给你的勇气?”

  此时周边已经围了许多人。

  不止有院内学子,还有其他山长。

  大家都觉得,林舒说话太过分了。

  纷纷在背后窃窃私语,指责他。

  “明明是他自己蠢笨,什么都学不会,还怪山长教得不行。”

  “这种人,就是吃饱了骂厨子,念完经打和尚,学完学问骂山长,属于忘恩负义,离经叛道。”

  “邬山长也是北燕有名的儒生,区区一个学子,连童生试都没通过,竟敢质疑山长,那不是勇气,那是狂妄。”

  “他大概是太想通过院试,得了癔症吧。”

  邬思远见所有舆论都在自己一边,于是决定现场拷问林舒几句。

  让这小子当场出丑,既让其心服口服,同时也算给徐剑南报仇了。

  他双手虚压,示意大家安静,然后道:“你说本山长对注解,驴唇不对马嘴。

  本山长且问你,‘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,’何解?”

  这是四书里面《大学》的一句话。

  其实,大乾朝和蓝星古代所有儒生一样。

  他们所毕生追求,便是对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春秋》等儒家经典进行注解。

  只因那些经典太过于凝练。

  大儒们必须用一生去钻研,并进行注解,才能让后世年轻学子学习。

  所谓皓首穷经,便是如此。

  但林舒早已经意识到,大乾所流传的四书五经,乃是残本,根本就不全。

  所以导致注释,也牵强附会,文不对题。

  既然现在邬思远已经把脸伸过来,他也不介意狠狠扇两巴掌。

  他清了清嗓子道:“‘大学’二字,通行的注解就是‘博学’。

  ‘道’,则是取其字面意义,道路。

  连起来意思就是,获得博学之道路,在于明白正大光明之品德。

  在于亲近爱抚民众,在于达到道德修养之最高境界。”

  在场众人听了林舒的话,不由微微一愣。

  他竟然答上来了。

  这几句对大学的注解,正是西山书院平常教授的通行文本。

  几乎所有人,都能只字不差地背诵。

  即使不理解,也要先能背诵再说。

  林舒如今对答如流,毫无差错,也不像是连四书原文都背不过之人呐。

  邬思远哼了一声道:“你所答,跟本山长所教倒也不差。

  但你为何诋毁本山长,驴唇不对马嘴?

  这简直就是侮辱师长,大逆不道。”

  “这注解本来就是错的。”

  林舒大声道:“获得博学之道路,跟正大光明之品德,跟亲近爱抚民众,有什么关系?

  大家难道不觉得,这几句话读起来拗口,前言不搭后语么?”

  “放肆!”

  邬思远厉声道:“这大学注解,出自大儒郑之玄前辈之手。

  到如今‘郑学’已成为儒学之中的显学。

  你区区一个学子,竟然质疑郑老夫子之言论?”

  “郑老夫子放个屁,你都觉得是香的,是不是?”

  林舒一句话,把邬思远的肺给气炸了,大声吩咐道:“武盛庸,把这粗俗卑劣之徒打出去。”

  武盛庸早就等在旁边,只等邬思远一句话。

  他刚要动手,林舒道:“等我说完几句话,大家若觉得没有道理,我自己会走。

  郑老夫子是人非神,只要是人,便有偏颇之处。

  那‘大学’二字,根本就不是‘博学’,而是相对于小学的‘大人之学’。

  ‘道’也不是道路,可引申为宗旨、规律、原则等。

  整句话连起来,大人之学的宗旨,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,学习和应用于生活,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

  如此解释起来,岂不通顺多了?”

  在场几位山长听完这番言论,脸上俱都流露出凝重之色。

 &em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