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回忆

  徐复祯第一次见到霍巡是在秦萧的书房。

  霍巡对她一见钟情,竟不顾她是主上的未婚妻,唐突地向她告白。

  徐复祯转头就把霍巡唐突她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秦萧。

  她并没有过问秦萧是如何处置他的,只听说他被打得在床上躺九天,自此便在京城销声匿迹了。

  再听说霍巡的消息时,已经是他随成王入京官拜副相,一时间权柄煊赫,连秦萧都要绞尽脑汁地给霍相递拜帖。

  想到这里,徐复祯心中不由忐忑起来。

  方才水岚说她前天晚上从秦萧书房回来之后开始发烧,该不会好巧不巧正是霍巡给她告白那晚吧?

  徐复祯以手扶额,坐在榻上仔细地回忆起来。

  前天晚上的记忆清晰地浮现出来。

  盛安九年,那时皇帝的病已反反复复不见好,连带着朝野动荡不安。

  秦萧开始频繁召集门客商议政事,常至深夜。

  七月十三晚,徐复祯听秦萧身边的小厮说起世子自酉时在书房闭门议事,尚不曾用晚膳。

  她心下牵挂,不顾外头下着倾盆大雨,让水岚从厨房取了四色糕点装在食盒中,自己亲自送到书房中给他。

  秦萧的书房在前院,长兴侯府占地又极广,从后院走到书房路程颇远,兼之此时正下着瓢泼大雨,好在多数路程在游廊之间,倒也淋不着多少雨。

  走到前院书房时天色已尽黑,连廊之间点上了灯笼。

  徐复祯提着食盒轻轻走到书房门口,里头亮着灯光却寂静无声。

  原本该候在门口的小厮却不见了踪影。

  她估摸着小厮应该是送门客们出去了,便伸手轻轻推开房门。

  秦萧坐在主案后面,面前更有五六个身着锦袍的门客围坐着,此时纷纷循声看向门口。

  徐复祯一见此景愣在门外,没想到里头尚有这么多人,更不知自己的贸然造访是否扰乱了他们的商讨。

  门客们的沉思也被这不速之客打断,但长兴侯世子手下的门客都是何等精明的人物,立时猜出了她的身份。

  为首一个青衣门客率先打破沉默,拱手施礼调侃道:“原来是嫂夫人。”

  其余门客也纷纷跟着起哄道:“是嫂夫人来了。”

  秦萧微笑着接受了门客的调侃,他那一双凤眸含笑看着徐复祯,起身将她拉到桌案边上,温声道:“外头下这么大雨,怎么过来了?”

  徐复祯脸红了。

  她放下食盒,低声对秦萧道:“方才听小厮说世子还没用膳,正好厨房今日多做了些糕点,便想着拿过来给你。我是不是打扰你们了?”

  秦萧含笑道:“怎么会?我们马上便议完事了。外头雨急,你到隔间稍后,待我议完此事送你回晚棠院。”

  徐复祯点头,又道:“早知几位先生在,应该多拿些点心过来才是。世子与诸位先生分用了罢。”

  说罢,向着门客们施了一礼。

  门客们连忙回礼。

  徐复祯抬头,目光与其中一个紫袍青年对视一瞬。

  那青年二十上下,一头墨发仅以一枚青竹簪别起,却更衬得神姿清隽,容仪卓绝,只是那张清俊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,一双点漆星目瞬也不眨地盯着她。

  她忽然想起,方才这些门客起哄时,只有他一言不发,眼神却从未在她身上离开过。

  徐复祯按下内心的异样,从书房退了出去,却没有依言到书房隔间等候,而是走到外头的游廊。

  如今外头急雨阵阵,旁人躲都不及,但其实她分外偏爱雨天。

  她母亲走得早,徐复祯对母亲的记忆就停留在滂沱雨夜,母亲总是会把她抱进屋里,轻轻拍着她的后背,和着雨声给她唱童谣。

  她那时其实还不太记事,对母亲的很多记忆都模糊了,只有那淙淙雨声方能令她寻找到一丝母亲在时的痕迹。

  徐复祯坐在廊下望着夜色里的雨幕出神,一阵脚步声响起,停在她的身后。

  徐复祯回过神来,秦萧这么快谈好事情了?

  她满怀欣喜地转过身,却发现身后之人竟是那在书房中与她对视一眼的紫袍青年。

  徐复祯吃了一惊,下意识地后退一步,却刚好绊到阑干,整个人蓦地往后仰去。

  那紫袍青年忙伸手抓住她的胳膊将她拉了回来。

  徐复祯稳住身形,忙挣开了他扶住她的手。

  她低着头,对他施礼道:“多谢。世子的书房往西边过去。”

  紫袍青年道:“我知道。我是来找你的。”

  找她?徐复祯愕然抬头,看向紫袍青年。

  他身形挺拔高挑,鬓若刀裁,眉目深峻,鼻梁高挺,柔黄的烛光自高悬的灯笼上倾泻而下,给他面容上朗直的线条镀了一层柔和的光。

  “在下霍巡,表字介陵,是淮南濮州人士。”

  他笑盈盈地看着她,“徐姑娘,你可不可以等我三年,我一定风风光光地回来迎娶你。”

 &ems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