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-200

  自从北境告捷的消息接二连三传回京城,昔日的竞争对手三皇子被朝臣和百姓捧到另一高度,五皇子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。

  而众所周知,他是三皇子的对立面,而父皇如今最为看重三皇子,所以即便他再是努力在外交际,朝臣宗亲们的还是变得有些微妙,以前交好的人家也对他避之不及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以前有陆今安在一旁帮着出主意,讨好父皇是一件极为容易的事情,现在父皇却不知怎的,总对他有些淡淡地,甚至还曾在大庭广众之下出言点他,说他和承恩公府走得实在太近。

  五皇子不禁忆及当初,陆今安曾不止一次劝过他,这条路并不可取,可当时他沉浸在太后支持自己登位的幻想之中,听不进一星半点。

  现在看来,他的确失了父皇的欢心,而太后也只是想利用他对付陆今安,并没有将宝全压在他的身上。

  想到这里,五皇子的无力感更甚,急于借着某件事情发泄一番,却一直找不到落脚点。

  恰巧此时,使唤太监小唐躬身来报,说是六皇子来了府上,殿下可要见见?

  五皇子应过之后,六皇子就步履匆匆地走进来,有些神秘地俯身对他道:“五哥,就在前日,我发现了一则怪事。”

  五皇子搁下酒杯:“什么?”

  “父皇近来最为宠信的那个清一道长,同陆今安走得极近。”

  “哦?”五皇子来了兴致,“六弟不妨展开说说。”

  六皇子便将自己找到的证据一一搬出来,告知五皇子。

  从前皇帝派了陆今安和工部尚书徐大人一同负责清明台工程,彼此之间就有了往来;陆夫人每月月初都会去往兴隆观几趟,而那兴隆观住持和清一道长关系匪浅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就在上个月初,清一道长还曾专门去陆老夫人家中拜访过,甚至留了午饭后才回了清明台,这就很能说明问题。

  说起这事,五皇子心中又是一阵愤懑。

  他讨好父皇不利也就罢了,便想要走一走清一道长的路子,谁知这样一个有过前科的道士竟也对他退避三舍。

  五皇子自幼就养成了八面玲珑的性子,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,又肯放得下身段,在与人交往的方面很少失过手,这会儿却被这么一个半路出家的道士打脸,心中难免不快。

  没想到就这么个谨慎到从不跟朝臣宗亲交往的人,竟然又跟陆今安扯上了关系。

  五皇子只听说父皇特别信任此人,如今只服用清一炼制地丹药,几乎可以说是将身家性命都压在这人身上了。

  父皇一向多疑,倘若让他知晓此人已同陆今安暗中勾结,往来频繁,那结果……想想都觉得有趣。

  想到这里,五皇子精神瞬时振奋起来:“这两人一个是父皇的近臣,一个是父皇的心腹,却偏要搞在一处,若是心怀不轨,暗中筹谋,那还得了?还是尽快禀明父皇才是。”

  五皇子说到这里,顿了顿,又道:“我一个人终究人单力薄,不好同他们御前分辨,还望六弟同我一起。

  六皇子眼前一瞬间闪过初微清妍的笑靥,觉得来上一出“英雄救美”听起来也不是坏事。

  他低头饮了一口茶水,定了定心神,道:“五哥有吩咐,我自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。”

  当年皇帝下令销毁那些枪支的时候,他还是一个刚刚入职内卫府的六品武官。

  眼看着内卫府的上司们奉了皇帝命令,将这样好用的武器通通销毁,只觉得十分可惜。

  当年的上司祁将军看出了他的心思,还曾私下专门劝过他,民间连盔甲都不允许个人随便收集或打造,一旦在家中发现就是杀头灭门的重罪,皇上怎么可能会允许这样危险的火器运进来,还在民间流通?

  但项擎就觉得这事说不过去,你不允许民间流通就不允许呗,但是凭什么要尽数销毁,不能留在兵部为朝廷所用?

  退一万步说,万一那些持有大量火器的国家就这么打过来,他们在这里毫无应对之法,又该如何是好?

  这些年一直没有人支持过他的想法,或者说要顾着皇帝的意思,不敢支持他的想法。

  现在看来,只有陆大人听进去了,并且愿意想法子去劝说皇帝。

  项擎瞬间将陆今安引为知己。

  陆今安吩咐全茂伺候笔墨,准备给皇帝去信,再抬头时突然被项擎的眼神吓了一跳。

  他们就是在说怎么处理唐家这批枪支的问题吗?这项擎又在干什么?

  这样深情款款地看着自己,究竟是什么毛病?

  只不过现在还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,容嫔在最快时间内收起眼泪,开始盘算。

  她原以为跟皇长孙家里人表一表忠心,此事就能过去,眼下来看,光跟皇长孙家里人表态不成,还一定要想法子阻止太后对十皇子的荼毒。

  反正她是商户女出身,在皇帝那里从来都是有什么便说什么,不必像宫中世家出身的嫔妃们那样,一举一动都要端着,从前也没少在皇帝跟前说德妃等人的坏话。

  若是太后定要一意孤行,那就别怪她不客气,为了自己孩子的安危,定要去找皇帝狠狠哭一场才是。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