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消化清丰(八)

  养活一个城的人并不是件易事,阮响选择冬日下手,不过是因为大雪会阻断管道,她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拿到最大的土地。

  但有好处自然有坏处,清丰县家有余粮,能顺利渡过冬日的人家不到一半,另一半人原本有多数应当死在这个冬天。

  清丰县的人口在逐年减少,尤其天灾过后。

  农人少了,周围的土地产出养不活这么多人。

  大户人家自然另说——他们还有粮食能卖去钱阳县,自家无论如何都饿不着肚子,城内的贫苦人家到了冬日会守在大户门外,等着小厮们将剩饭倒出来。

  主人家吃不完的赏给下人,下人们吃不完的才是他们的。

  因此说是剩饭,实则跟泔水没有两样,但贫苦人家没得选,有得吃,已经是大户心善了。

  可阮响既然占了这里,开春后要人做工,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——富人对她的忠心她是不信的,这些人就算离了她,靠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依旧能过上好日子。

  但穷人们只能依靠她,她也必须向他们展示,她是能靠得住的,就像之前无论再忙,她每天都会去军营。

  她要向兵丁们展示,她是强健的,勇猛的,值得托付和信任的,毕竟她要的不止是人们敬爱她。

  敬爱是个崇高又无用的词,人们在背叛一个敬爱的人时往往只会受道德谴责,而道德显然很容易被背弃。

  她要的是人们真心实意的信服她,相信除了她,没人再能让他们过好日子,相信她可以长久的活下去,相信没人能威胁她的统治。

  开国皇帝几乎都是马上打的天下,看不见病秧子。

  正是因为一旦人人都觉得他下一刻就要死了,或者随便一个人都能害死他,那无论他是个多好的人,多么受人敬爱,都没什么用。

  好在这附近去年秋收后的粮食几乎都被她买光了。

  之前的准备在此时派上了大用场。

  女吏们将贫困户的名单提交上来,阮响翻了半个时辰都还没有翻看完,清丰县的人口比她想象的更多,有许多“黑户”,都是最底层的力夫和妓女丫鬟们。

  他们要么是来清丰县讨生活,要么是被人牙子卖过来。

  不会有人统计他们的人数,更不会给他们户籍。

  女吏们登记户籍的时候粗略的算了一下,县册上人口大约在一万两千人,但实际人口已经过了两万,甚至逼近三万。

  和钱阳县相比,清丰算是超级大城了。

  底层女性好处置,统统送去工厂,纺织厂终于迎来了员工潮。

  她们冬日也能干活,靠劳动挣钱。

  但力夫们就不太好处置了,直接给他们粮食?且不说会不会养大他们的胃口,就说一旦让他们闲下来,难免会生事,毕竟力夫靠力气过日子,自然就会倾向于靠“力气”解决麻烦。

  必须让他们的力气用到正地方。

  人一旦忙起来,心才会安定。

  阮响思考了几天,终于找到了一个勉强能安置力夫的地方。

  “让他们去烧砖吧。”阮响找到周昌,“还有青石板,县内的街道开春过后也该修一修,还有滤水池,看能不能在城外修几个大的。”

  周昌:“可这个时节挖不了沟渠。”

  阮响:“等开春,土化了再挖,现在给他们找点事做。”

  “是。”周昌想了想,“老弱病残怎么办?”

  阮响靠在椅子上:“这就只能靠我养着了。”

  现在还能扫雪的老人大多四十多岁,还能在这个天气下干活。

  但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几乎什么都做不了,五岁以下的幼童也一样,都是需要照顾的人。

  “但也不能给多了。”阮响,“给多了,就有人想靠他们占便宜了,掐着量来吧,宁愿少一些,饿不死就行。”

  阮响转头对马二说:“力夫的事你给周昌搭把手,县内的老弱病残也要你上上心。”

  私下说话,规矩并不大,马二嗔怪道:“你是把我当三个人用了。”

  阮响敲敲扶手:“人才难得啊。”

  周昌笑着说:“我倒是知道有个人,恐怕很合阮姐的心意。”

  阮响坐直:“哦?你说说看。”

  “原是农女,不过脑子聪明,第一批考中女吏。”

  第一批女吏大多是小富之家的女儿,本就有底子,认识一些字,学的比农女们快,因此能和她们一批,可见这农女脑子确实不笨。

  周昌:“只是为人有些独,不太与人交好,但做事倒是妥帖,也愿意扛事,母亲早亡,与老父相依为命。”

  “不过她经历倒是不少,第一批考中了女吏却没上岗,投了工厂,从女工干起,做到了技术员,又回去读书,第二回考中女吏才当了吏目。”

  阮响很感兴趣:“叫什么名字?”

  周昌:“姓杨,杨妮。”

  “你既然跟我说,定是观察一段日子了吧?”阮响笑着问。

  周昌点头:“如今的女吏,多数是找个饭辙,未必有什么壮志豪情,又或是被家里推着走出来,缺点东西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