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章 伤口撒盐

  日落西山,孤云异彩。

  四人经过村庄时,听见有老妪怒骂冬日抱窝的母鸡。

  “下蛋三季歇一季,人家猫冬你孵鸡,身上老肉没二两,懒筋占了九成七。”

  絮儿抿唇偷着乐,孟长义问她:

  “村里老妇是不是借机骂人呢?”

  絮儿咧嘴露出几颗牙来,眼睛微弯道:

  “不傻呀,听出来了呀?确实在借鸡骂人,哈哈哈~”

  笑着笑着,絮儿突然想起来个事,于是问王志:

  “你在姜记待了不短日子,有没有留意谁家常年孵小鸡崽的?”

  孟长义奇怪道:

  “你像个平安镇的过客似的,生活好几年不知道怎么买鸡崽啊?”

  絮儿努了努嘴,忍下骂人的冲动,对另外三个解释道:

  “从前上河庄是养鸡的,后来因为麻六那个人渣,我们养了也是白养,与其便宜他,干脆谁也捞不着。”

  提起旧事,絮儿余怒难消。薛寻是罪魁祸首,麻六这个狗仗人势的也不可原谅!得知他为了活命,自私地害过更多无辜女子,絮儿恨不得把他拆了。

  絮儿身上气势变化,孟长义已经想到她过不去麻六那道坎儿。略作联想便猜到,她兜了个大圈子非要跟着出山,原来目的是麻六。

  好在路上都是自己人,孟长义让唐越冬找村里人借宿,安顿好行李之后,四人围坐在火炉边上说话。

  絮儿特意对唐越冬和王志强调,一定帮她记着打听买鸡崽的事。

  “小强和宝乐处在分辨是非的年纪,心心念念养鸡,我得想办法。再说村里地方宽敞,鸡生蛋,所有人加菜,蛋生鸡,几年之后说不定可以不去冒险打猎,挺好的。”

  姜大嫂为表示感激,给他们带上的干粮用料很足。小锅里响边水模糊掉人说话的声音,孟长义趁此对絮儿说起麻六。

  钱有把金细细放心尖上,麻六落在他手里,正经过了段生不如死的小日子呢。

  那些都是絮儿知道的,后来孟长义带人返回关屯,麻六是怎么处置的,他们无人提起。

  对于百姓农户来说,杀牛触犯律法,杀人要偿命坐牢。松县乱糟糟的,就是那么天时地利人和,孟长义他们借着打山贼的机会,收拾一个麻六手段多的是。

  “生作人身不当人,那就用对待牲口的办法,麻六如果命大,等到了县城我带你去看看。”

  絮儿当然知道人死债消,显然钱有的方式比她更狠。人只有一条命,死了就什么都结束了。他余生都在折磨中度过,都不能抵消犯下的罪孽!

  干粮在小锅中煮开,香气引得五脏六腑闹腾,也引来借宿那家人的不断观望。

  宿钱早就交过,四人不理会那家人,他们自讨没趣后悻悻回屋。

  絮儿搅动锅中的晚食,不轻不重说道:

  “记得带我去看。”

  唐越冬和王志一脸“果然如此”的表情。

  孟长义痛快答应:

  “好!我记在心上,你把勺子放下吧,再煮就要糊锅了。”

  絮儿哦了一声,默默放下木勺坐在一边。她自己缩成一团,双目呆滞落在某处,好久不眨一下眼睛。

  孟长义动手给几人盛了吃的,轮到絮儿,她依旧呆呆的。孟长义担心碗烫到她,竟然细心地吹凉一些才递给絮儿。

  总听村里人叫她“疯丫头”,其实啊,没人惹怒她,这姑娘很好相处。她哪有真的疯呢?爱憎分明到不循规蹈矩的地步而已。

  杂粮面饼做得粗糙,比不上巧织肯花心思在上头。絮儿因为口疮张不开嘴,这才把干粮给煮了吃。

  堆放杂物的偏房中,全靠一个小火炉取暖,唐越冬和王志对揣手蜷膝,各自做了个简易的“窝”。

  絮儿把锅碗收拾好,眼睛四下找东西。唐大哥他们应该是行军时养成的习惯,走哪睡哪的本事真够强的。

  孟长义虚抱着双臂微垂着眼皮,偶尔将视线落在那道转悠的身影上,想看看她能给自己折腾出个什么东西。

  第一遍四目相对,絮儿若无其事挪开。

  第二次视线相交,孟长义意有所指抬了抬下巴。

  絮儿在杂物中翻出个木簸箕,嗯,这东西倒扣一下能坐着,隔寒气。

  不过只有这个还不行啊,她睡着了不得一头栽地上?眼珠子转了转,悄悄看向孟长义。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,墙上挂着蓑衣,被东西遮挡不太容易被发现。

  絮儿咧了咧嘴,扯到了嘴角的伤口。

  孟长义眼睛一闭一睁,趁她去摘蓑衣,手指头点了下水,又蘸上一点盐,起身靠近絮儿。

  个头不够,伸手踮脚还是摘不到蓑衣,絮儿便想踩着木簸箕试试,转身的一瞬差点儿撞到孟长义心口,还好她一双脚稳得住。

  孟长义顺手弹了下矮他一头的姑娘,帮她取下东西,一两个呼吸间,絮儿就这么被他夹在人和墙中央。

  “笨,不知道叫人啊?”

  絮儿不服仰头,头发丝擦过孟长义的下巴。一股温热气息喷在脸上,心里有什么东西乱撞似的,眨眼功夫唇边传来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