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轻小说の>书库>历史军事>朕真的不务正业> 第八百三十八章 赤胆忠心昭日月,尽忠报国志未休

第八百三十八章 赤胆忠心昭日月,尽忠报国志未休

的说法,把吉福总督府从四方之地,划到了六合之地。

  如果维系统治的代价过大,可以选择性放弃,总督府,都是四方之地。

  先建着,真的守不住就丢,有枣没枣先打他三竿再说。

  “戚帅的塘报到了吗”朱翊钧询问着前线的情况,大明军发动了春季攻势,占领了长门城后,一直按兵不动,主要是等京都高启愚的谈判,现在京都谈完了,具体的驻军细节,还在进一步的商谈和签订中。

  这个时候,大明军应该凯旋了。

  冯保将一本贴了四张浮票的奏疏从戎事这一迭奏疏里拿了出来,放到了御前,面色为难的说道:“前军指挥们的意思是还要打。”

  “阁臣们的想法是,全都不同,先生贴了张空白浮票,次辅支持,大司徒反对,大宗伯恭请圣裁。”

  张居正贴了张空白浮票,保留了意见,其实就是反对,在这种大事上,他的意见又非常重要,却不表态,沉默也是态度。

  王崇古支持的原因很简单,大明需要银子,光靠谈判桌上谈来的,不够稳固。

  没有白银,货币就没有流动性,没有流动性,官厂根本没办法搞生产,需求和供应这一对矛盾,官厂能把控的只有供应,更多的货币流动性,对工党有益。

  大司徒反对的原因也很清晰,再开战端,打多久

  朝廷现在是真的有点穷,又要搞学政,又要动武,户部是有点穷怕了,打的国帑能跑马,他这个大司徒,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来,大明已经全面获胜,逼着丰臣秀吉签下了城下之盟。

  大宗伯恭请圣裁,看起来也是保留意见,但他其实是支持,陛下一个少壮派的头子,前线要打,陛下不会拦。

  “大宗伯这个意见有意思,他说:欲要亡其国,必先灭其史;欲灭其族,必先灭其文。这话里话外的意思,要亡了倭国的魂”朱翊钧稍微斟酌了一番说道:“沈宗伯觉得高启愚有点太良善了,居然没有亡其魂。”

  汉字传入倭国后,一直在发生‘和变’,就是不断的本地化,早在唐朝的时候,就已经出现了《万叶集》和万叶假名,时光荏苒,现在倭国的汉文化,已经和大明有了极大的差别。

  礼部的意思非常明确了,高启愚光顾着利益,忘记把倭国异化掉的汉学给废掉,是高启愚这个礼部官员的失职,所以,礼部的意见就是继续打,打到倭人放弃这些异化后的汉学。

  礼部最在乎正本清源,当初要废掉朝鲜的《训民正音》,也就是朝鲜谚文的时候,也是礼部叫的最凶,汉学是汉家的学问,这些番邦凭什么解读汉学!

  这是关于礼法释经权的争夺,礼部这帮极端保守派,对这件事格外在意。

  戚继光要继续打的目的倒是特别纯粹。

  最直接的原因是报复,丰臣秀吉为首的大名们,悍然发动了对迎恩馆大明军的进攻,大明军需要进一步展示自己的武力,可以让大明军驻扎矿区的时候,少太多太多的麻烦;

  长门城一个孤城,实在是有点独木难支,要是现在就撤军,恐怕这长门城最终要还给倭国,长门城要固守一年要十五万石粮食的补给,如此庞大的后勤补给,扩大地盘就食于敌,才是军事上的上策;

  毛利家在朝鲜战场损失最小,现在实力过于强横了,其他的大名损失惨重,所以大明军,需要消灭一些毛利家的武士,剪其羽翼,才能达到平衡;

  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也挺简单,戚继光打算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,打到石见银山去,打下来的所有地盘,都归长崎总督府所有,如此一来,既能保证大明对倭国本土的威胁,又能保证白银的稳定产出。

  朱翊钧思索了许久,做出了最终批示:“赤胆忠心昭日月,尽忠报国志未休;风波亭前叹风波,万世长谋定九州。”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