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 翁仗婿势
西苑,太液池。
首辅、六部尚书等朝廷大员赶到。
此时此刻,老皇帝正披着蓑衣在太液池钓鱼。这蓑衣十分精致,蓑丝所用材料价值堪比黄金。
昨夜大雪,天地一片白。
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
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”
伴随一阵悠长的玉磬声,一首定场诗出来。
众位臣工无不神色凝重,当老皇帝弄出定场诗时,说明今天老皇帝是真的生气了。
大家都得悠着点,别撞到枪头上。
“张阁老,你来说说这次的事。”老皇帝将钓竿扔在一边,直接点将道。
众臣工看得分明,上面没钩。
首辅不疾不徐道:“云州兵变,士卒杀了巡抚,分食参将,欲投北虏。”
众臣工不由佯装惊色,梁阁老更是惊呼道:“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。云州是九边重镇,军中上下,哪个和北虏不是有家仇国恨,怎么可能投靠北虏?”
其余诸公暗自无语,这云州的军情大半个月没有回信,朝廷派人去催公文,到今天之前,一直没有下文。但凡有点敏锐性,都应该清楚云州那边出现大事了。
现在结果虽然吓人,但众臣皆有心里准备了。
而梁阁老这样,显然是对军事一点敏锐性都没有。
但很快有人回过味来,还得是老登狡猾。
此举显示出老梁在军事上的庸碌无能,那么待会要解决问题时,总不能找老梁这个军事废物出主意了吧。
何况老梁是礼部尚书,跟军事也不沾边。
等于直接把自己从这件事摘出去了。
首辅立马呵斥道:“梁尚书,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这半月以来,并非没有奏疏言及云州的异常,梁尚书你是对此一点都不关心吗?”
好踩!
诸位臣工心知,这是首辅在点梁阁老的本职是礼部尚书,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。
关键是首辅这一点拨,可以说是重剑无锋,大巧不工,既踩了梁阁老,又轻飘飘地将梁阁老的责任减轻。
人家梁阁老本职是礼部尚书,不通军情,确实说得过去。但军情公文,都要走内阁……
随即有兵部尚书洪轩出列,提到了如今内阁处理军机要务的弊端。并说明在军事上,专业能力的重要性。
阁臣不知兵,又要处理军务,稍稍出点错,对于国家都是极大的危害。
其实实际上哪有那么严重,阁老就算不懂,身边也有幕僚,何况大方向都是早早商议定好的,真有什么要紧军情,这不是能召集专业的大臣商量么。
不过谁叫人家洪轩作为兵部尚书,却没有入阁呢。
内阁管军事,他兵部管什么?何况设立军机处,首辅固然是首席军机大臣,但兵部尚书难道能被排除在军机处之外,那是妥妥的常务副首席军机大臣。
首辅日理万机,怎么可能在这方面付出太多精力,所以事权还不是落在他手里。
这比入阁当个排序最低的阁臣还爽。
洪尚书显然得了高人指点,据理力争。
不管今天事情成不成功,他姿态做足,兵部的老少爷们都会知道的。哪有下属不喜欢为本部争权的尚书?
这对才接任兵部尚书不久的洪轩稳固权力根基同样有利。
说到底,他成为六部堂官的时间太短,论资排辈,兵部尚书除了在特殊时期,入阁的次序是不靠前的。
今天打赢了这场仗,起码少奋斗十年。
洪尚书说了一大堆。
这时候户部王尚书道:“事有轻重缓急,于今之计,当派遣朝廷重臣,节制边镇,查清兵变情由始末,遏制事态扩大,并尽快平息兵变才是。”
王大人如今也是阁臣,而且和玉亲王关系亲密,自然不乐意内阁被分权。
但他也不敢明面上站出来反对,只能先拖一拖,事缓则圆。
洪大人是新晋的六部堂官,比许多同级别的大员年纪都轻,正是气盛的时候,今天冲锋陷阵,如果被王尚书轻飘飘一句话打回去,还要不要面子了?“王阁老此言差矣。问题的根源不解决,今后再出现类似的事,依旧要兴师动众。如果专门设置军机处,一旦有不好的苗头,军机处这边便能迅速派人处理,不至于酿成今日的大患。”
王大人不阴不阳道:“这么说,设立军机处,洪大人笃定今后没有这样的大患了?”
洪大人道:“王大人不要曲解我的意思,我的意思是如果出现同样的事,有军机处,肯定是比没军机处强的。如果王大人连这点都瞧不清楚,那咱们也没什么好说的。”
户部尚书在六部中,仅次于吏部,虽然和兵部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,却也是居高临下的。
如今洪大人硬顶王大人,其他大臣不免暗赞,洪大人好样的。
反正他们吵得越凶,其他人越能置身事外,还能顺道瞧瞧热闹。
“陛下,臣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