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170-180

>
  梳洗吃喝过后,里外都换上新衣的江管事,便去了原家。

  将这一路上重要的事务禀告给原老爷这位东家。

  原老爷听得满眼慎重,忙让人将儿子原无忌叫来。

  江管事便又将北荒国的异动,单独地又说了一遍。

  大魏朝疆域比前朝辽阔,与前朝不接壤的北荒国,如今却成了大魏的领国。

  因双方都没摸清对方的底细强弱,一时之间,倒还有些表面的和平。

  两国通商虽少,也还是有的。

  不过北荒国与大魏风俗迥异,北荒人游牧流动,行事风格粗野慕强,大魏商人去了,不但要经受险恶的气候地形,被杀人夺财的风险也是高达五成。

  因此但凡敢进去北荒的,都是实力强劲的大商队。

  商队不但有专门的高手护卫,就是打杂的伙计们,也个个身板强壮,手里有两把刷子。

  江管事他们这支商队,倒不是专程去北荒做买卖的。

  而是去北荒之西的西凉国的。

  西

  凉国盛产宝石与药材,国主是女子,国中女子和男人一样,也能继承家业,当官为将,也是与大魏朝迥异的风俗。

  西凉国虽与大魏接壤,可惜接壤的是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,那道路九曲十八弯,还,还时常因为雨雪塌方而断绝道路。

  因此比较好走的路,是通过北荒国的东南角。

  北荒国也因为这条路,有了国内第三繁荣的城镇……若布城。

  原本江管事他们出了国境,在若布城住上一夜,第二天就能进入西凉国境内。

  可在西凉国都城做完买卖以后,他们回程时就得了消息。

  说是若布城中,在大肆捕杀大魏商人。

  甚至就连西凉的商人,也都受了波及。

  江管事他们停了两日,细细打听之下,只好放弃这条好走的商路,转而绕去走那险峻的陉道。

  第175章 打算我也是这么打算的。

  因为绕了这条路,行程不但拖了两个月,还折损了一车的货物,好几个伙计受伤。

  但好在受伤的伙计们都及时得到了救治,余下的货物也都完好无损,能平安运回,挣得的盈利也能远超损失。

  只是江管事他们带回来的北荒国的各种详细消息,却是干系十分重大。

  原老爷好言慰问了江管事几句,又赏下了不少银子。

  让他这段时日,就好好地在城里歇息,北荒国这条商道,便暂且停了,等日后时局稳定了再说。

  送走江管事,原无忌道,“父亲,此事重大,是不是要通知京城那边?”

  原家豪富,虽与锦安侯沐家结了亲,但沐太太倒底不过是个庶女,在侯府中地位不高,后来沐家人高看沐太太,也不过是为了原家的财力而已。

  好在原家也并不只靠着锦安侯府,如今的英王,才是原家最大的靠山。

  英王是当今陛下的亲弟弟。

  自小体弱多病,却是足智多谋,才德兼备。

  当今陛下能顺利登基,英王爷在背后居功不少。

  原家能攀上英王,还要归功于原老爷的亲爹。

  这位在走南闯北行商的时候,也不知道怎么就结识了在民间微服私访的英王。

  那时英王突然病发,随行的医士手里急缺几味药,而附近又没什么医馆,正好原老爷子路过,便慷慨伸出援手。

  等英王缓过来后,就让人打听原老爷子,听说了原老爷子的为人,便亲自带着礼物上门感谢。

  那时候原老爷子也不知道英王的皇室身份,只当是京城里一般富贵人家的公子呢,就平常心招待,一来二去,两人倒攀谈得很是投契。

  原老爷子行商去过许多地方,若是寻到了英王需要的药就会托人送给英王,那会儿英王还没透露自己的身份,只说是他外祖王尚书的堂侄子……就这么着过了好几年,一直到有回原老爷子在京城里的铺子被权贵为难,原老爷子愁得差点白头的时候,英王听说了就替他摆平,原老爷子这才知道比他小好几岁的王公子竟然是龙子龙孙!

  等原老爷子的儿子到了娶亲的时候,还是英王让英王妃给牵的线,才娶的沐太太。

  就是后来原老爷子过世,原家也一直没跟英王府断了联系。

  当然了,原老爷的份量在英王那儿,是没有他爹重。

  为了减少麻烦,原老爷那会儿就以守孝的名义,退出了皇商的争夺。

  在京城的买卖也缩小了规模,只在源北道一路仔细经营。

  不过每年少不了要去英王府送礼,或者替英王府办些事之类。

  因此原无忌说的要通知京城那边,意思就是给英王府送信。

  这些年在朝堂之上,英王就代表着宗室,说话极有份量,有好个难题,都是英王牵头解决的,所以深得陛下信重。

  原老爷点点头。

  “我也是这么打算的。”
<

上一页下一页